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两性百科

稳婆的接生手法(接生婆接生手法)

时间:2023-03-15人气:作者: [db:作者]

稳婆的接生手法(接生婆接生手法)

稳婆搁在过去主要的任务是接生的,那时候跟现在不同,医疗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那么,稳婆的接生手法有哪些?

稳婆的接生手法 有哪些

顺产接生

清末民初,西医虽已由美国传教士带入永安,但本地民众仍习惯以旧法接生。城区南北稳婆已达数十人,但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妇,所幸地方中医多数兼及妇科。如聂诗增精通脉学,尤擅妇科,诊病准确、辩证施治,可谓药到病除。稳婆以此为盾、唇齿相依也平安无事。本地孕妇临月时,富贵之家往往早办桶盆等器具,预备参药、红糖、生姜、草纸等。尤须慎择稳婆,寻访技高之人。能觅四十岁以外,六十岁以内极好。如或不能,宁取老者。孕妇临产时,稳婆令诸闲杂人等回避,不许大声喧哗,以免使产妇惊惶。

稳婆用老妇两人帮助撑扶孕妇或凭物站立,倦即仰卧,将粗纸铺床,以枕安于腿中,直到浆水涌潮,腰腹齐痛时,稳婆知胎已离经,见婴孩头抵产门,方扶上净桶或就在床上,大呼用力即生下矣。若遇产妇横生、倒产、偏产、碍产等,均谓曰“难产”。稳婆如处理不好,便可要了母子的性命。老练的稳婆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横生即知产妇用力甚急,当着其安然仰卧,以热水温手后,先推儿身顺直,使胎儿头对产门,并以中指探其肩,不使脐带羁绊。然后,以汤药催之,再令产妇努力,儿即可顺生。倒产,为儿居母腹,未顺生路,手脚先出,险象环生。稳婆从容令产妇仰睡,以轻手推入,候儿自顺。

难产接生

若良久不生,稳婆旋施巧手入产门,拨儿转顺产门,再配以催生汤药,可应声即出。当时,人们常把妇女生产分娩,比作“下地狱”、“过鬼门关”等,永安妇女有谚曰:“有福鸡酒香,无福四块板。”又曰“有福吃鸡公,没福钻泥洞。”真是两命维系,生死攸关。仅略举一二,已令人心惊胆战。须知,要这些没有多少医识、只靠经验,几乎是赤手空拳的稳婆,仅凭着一双手需应对诸如伤产、冻产、盘肠产等险状。加之产妇交骨不开、产门不闭、胞衣不下、血崩不止等百般疑难。更有死胎、鬼胎、葡萄胎等,令神鬼莫侧。即便是华佗再世,神仙下凡也奈若如何,稳婆者,虽名列江湖,地位不尊,然世间收生者,非精良妙手、菩萨心肠,怎敢承此重任。

断脐

孕妇生产之后,稳婆将婴儿的脐带剪断时,要预留一小段,用细麻线缠扎,再仔细折叠盘结起来,外敷软棉布包扎好,切不可沾水,以免引起“脐风”,待三、五日后,残存的脐带脱水干枯自然脱落,形成一个略为下凹的脐眼,这便见的稳婆下剪的功夫。若脐带脱落后,脐眼外突,稳婆的赏银自然少去许多,话传开去还可能砸了饭碗。故稳婆在“交脐”时最肯下心,冬日恐剪刀太凉冷气内侵,往往以绵布相裹用齿咬断脐带,亦有用大麻油纸慢慢燃断。

乡间稳婆有用镰刀断脐,寓意可连生贵子,有的则用竹制旧吹火筒,将其剖成两片以代刀断脐。“胞衣”即胎盘,又称“紫河车”等,因医家认为可益气补精,是大滋补药,尤以头胎男婴胞衣最为难得。传统民间以为胞衣为婴儿的一部分,二者可相互感应。本地人担心若被外人拿去配药吃掉,会对婴孩不利。

慎埋胞衣

因此,慎埋胞衣也是稳婆一大职责。稳婆先用清水略洗,盛于新瓷瓶或陶罐中,入古钱一枚复以青布扎口,择向阳坡地深埋,以免猫狗野物刨食。有的则与产褥水污血秽等不洁之物,一同抛入河中。孕妇产后多体弱身虚,旧以厚葛布围额避风,深居内室。本地习俗甚少梳头洗面,更忌濯足,惟恐招风受湿,引发后疾。饮食也多禁膏梁、远厚味,时以吉山老酒、当归等炖鸡,以汤下福州线面为主食。闭门卧床以三十日为期,俗称“坐月”。

产后三日,由稳婆为婴孩“洗三”,或称“洗三朝”。永安传统民间多以黄花蒿、清风藤、桔皮、柚皮、艾草、枇杷叶等祛风解毒、舒筋活血的中草药煎汤,为之洗浴。有的稳婆还能边洗边唱,如“洗洗头、作王侯;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博得宾客满堂喝彩。

稳婆的接生手法有很多,跟现在的很多情况有类似之处,稳婆凭借经验应对各种孕妇。

标签: 稳婆  手法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