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上海小伙被冤枉偷车(上海偷汽车的人多吗)

时间:2023-09-11人气:作者: 未知

上海小伙被冤枉偷车(上海偷汽车的人多吗)

在公正严肃的法庭上,一名年轻男子面对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很是不服,面对法官的质问,他一脸不服的说道:“他们都该死,谁让他们冤枉我偷车?”这名男子因为怨恨警员“冤枉”他偷车报复警队,导致了六死四伤的惨剧。



杨某被审判现场

面对法律的审判他依然振振有词,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认为那些受害者是“罪有应得”。而在同事眼中,他却是一名沉默寡言的老好人,是什么造就了这么大的反差呢?



童年阴影

涉事男子是杨某,从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长大,杨某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动不动就对母亲拳打脚踢,喝多了也不放过年纪尚小的杨某。杨某一开始很害怕,渐渐的也麻木了,对于可怜的杨某,母亲也没有过多的关爱。

杨某自小就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下,还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长此以往,杨某也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开口说话,而且,内心也极其的敏感自卑,这样的杨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朋友,杨某就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天的长大了。

很快,杨某就高中毕业了,由于成绩不好,杨某并没有考上大学,在家中压抑已久的杨某只想尽快逃离这个鬼地方,他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大城市的灯火辉煌,嘴上不说,心中很是向往。

在高考结束后,杨某就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去了他向往的大城市——上海。上海的繁华很快就吸引了杨某,只是要在偌大的上海立足还是很困难的,杨某学历不高,而上海的工作处处要学历和工作经验。

杨某只能靠出卖体力维持生计,为了能省钱,杨某只住在几百块的郊区群租房里,本以为杨某去上海工作后能交到朋友,可惜前十几年的经历已经将杨某的性格定型了,环境的改变依旧没能改变杨某的性格。

一开始,大家也想和杨某多交流交流,但是大家发现,只有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才偶尔回答,答的也都是“嗯”、“啊”、“好”这种单音节词,其他的话绝不多说,渐渐的大家也就不再主动跟杨某说话了。

杨某在上海也没有朋友,唯一的爱好就是骑行,只有在骑车看沿途风景的时候,杨某的内心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因此,杨某只要一有空就会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骑行,时间一长,杨某就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杨某生活照

之前杨某骑得车都是共享单车,2008年的上海,共享单车还很少,停车点也少,需要找很长时间,杨某为了自己方便,就想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经过几个月的积攒,杨某终于从工友那里买到了一辆二手骑行车。



骑行被拦,大闹警局

杨某买到自行车后很是高兴,下班之后,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转,周末就更不用说了。这天,杨某正在路上骑着车,却被民警给拦下了,民警本来只是例行检查,但是发现杨某的自行车上竟然没有车牌



街头执法的警察

没有车牌本来也没啥大事,及时挂上就是了,只是最近上海各区屡屡发生丢失自行车的事件,小偷偷到自行车之后就会将车牌取下卖给别人。恰巧,杨某的自行车就没有车牌,这引起了民警的怀疑,便询问杨某车是从哪来的。

可从小沉默寡言的杨某看见警员就紧张,根本不知道怎么说,沉默许久,结结巴巴的说道:“车……车是……是我……自己买……买的。”杨某边说还边低着头,这番做派放在警员眼里,是妥妥的做贼心虚。



杨某生活照

民警再问,杨某就不说话了,民警无奈,又说道:“要是你买的,发票啥的是有的吧?你把发票出具一下,只要能证明这车真是你买的不是你偷的就行。” 杨某买的是二手自行车,哪里会有发票呢?

又沉默了半天,嗫嚅道:“我......我没有......发......发票。”杨某的这番表现引起了警员巨大的怀疑,随即说道:“你证明不了,那就只能跟我们回去配合调查了。”说完,就将杨某连人带车一起带走了。



杨某生活照

在警局,杨某依然是秉承着“沉默是金”的原则,对于警方的询问一直是沉默以对,警方无奈,只能去调查杨某的社会关系,经过几个小时的调查,警方才查明:这自行车确实是杨某买的二手车,怪不得他拿不出发票。



警务大厅资料图

不仅如此,警方还查到,杨某平时基本不说话,因此,杨某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了。调查清楚真相之后,警方就将杨某放了,可是老实的杨某这时却有了脾气。

他对警员说:“这......这就完了?你们扣......扣了我这么长时间,发现我是无辜的,要赔偿!”面对杨某这样的要求,警方是哭笑不得,解释道:“我们并没有抓你,请你过来只是配合调查,这不是也没给你上手铐嘛。”

“不......不行,那么多人看见了,你们得道歉!公开!”杨某不依不饶道,对于杨某的要求警方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安慰了两句就将杨某打发走了。杨某回到家中很是生气,工友们也来关心杨某的情况。

但这些关心,落在杨某眼里却都成了在看他笑话,杨某心中的怒火不禁又旺了几分,随即,杨某又打电话向上级部门举报,希望能得到相应的赔偿和道歉,但是上级部门在了解了情况后,也对杨某说:“这些都是正常程序,不需要道歉。”

上级部门的态度彻底点燃了杨某的怒火,他决定:既然你们不给我个说法,那我就要用自己的方式“报仇”。于是,杨某先是辞掉了工作,又去买了一些汽油、催泪弹、砍刀和防毒面具。

经过几天的踩点和观察后,2008年7月1日,杨某拿着这些作案工具来到了警局,他先将装着汽油的啤酒瓶点燃扔向警局大院的偏僻处,等院内的警员都因为火势被吸引过去后,杨某趁乱背着剩下的东西进到警局。



杨某作案时间线和示意图

警员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杨某扔下的多个催泪喷雾刺激的睁不开眼睛,到处躲避,杨某就趁乱,戴着防毒面具,拿着砍刀,见人就砍,对局里的警员发动了无差别攻击。

局里的警员大多都在办公,冷不丁的被这么一出整的四下逃窜。根本没有时间反应,更别提制止杨某了,直到十几分钟后,楼上的警员听到动静,拿上了警用器械将杨某控制住。

等到局面被控制之后,警员们才发现,受伤的有十人之多,其中六人在救护车赶来之前就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剩下的四人重伤。



杨某被警方控制

警方将杨某控制住后,杨某红着眼睛吼道:“你们是罪有应!”随即,杨某就被移交了法院,法院经过审判,判处杨某死刑,立即执行。面对这样的判决,杨某依然不服。梗着脖子说道:“谁让他们冤枉我偷车!他们活该!”这起袭警案造成6死4伤,直接轰动全国。



结语

杨某的悲剧跟他从小的经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沉默寡言的他内心极其敏感、自卑,而受教育程度不高又导致杨某认知层面的缺失,他只认为警员将他带走是在为难他,是在冤枉他,在他的认知中,根本就没有配合调查的概念,更不知道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上种种,让杨某钻了牛角尖,甚至萌生了要报复警员的想法,在造成六死四伤的严重后果后依然不知悔改,死刑是罪有应得,只可惜这6名无辜警员再也醒不过来了。最终敬告大家,要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