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写755字文言文,拒绝北大特招,现状如何?

时间:2023-06-18人气:作者: 佚名

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写755字文言文,拒绝北大特招,现状如何?



王云飞

2010年的江苏高考考场上,在第一场语文的考前等待时间,教室里寂静无声。一个戴眼镜的少年端坐在课桌前。

少年表面镇定,看似胸有成竹,其实内心却有些忐忑不安。这个少年叫王云飞,在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发挥一直比较稳定,他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呢?



王云飞

随着一声铃响,考试在紧张的氛围中开始了。王云飞与其他考生一样都在奋笔疾书。

在写到作文时,王云飞犹豫了,最后他下定决心,提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755个字的文言文。

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后,王云飞好像松了一口气,目光追随着被监考老师收走的试卷。

他此时还不知道,这张语文试卷,在不久的将来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那么王云飞为什么要决定用文言体完成作文呢?他的命运又如何呢?



从小与古文结缘

其实,王云飞之所以决定用文言体写高考作文,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博人眼球,而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

这一切还得从王云飞与文言文的因缘说起。

1992年的秋天,王云飞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中。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没上过什么学。

但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不想让王云飞也走这条苦力挣钱的路,因此特别注重对王云飞的培养,对他寄予厚望。

在学习上,他们努力给王云飞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在王云飞小时候,他的父母也非常注重启蒙工作,在王云飞几岁时,就带着他读一些绘画绘本、唐诗宋词等等。

父母的苦心没有白费,王云飞在这些读物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也为他将来的古文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云飞从小就看古文书籍/网络示意图

王云飞年龄大一些后,父母还是经常给他买书看。因为父母周末依然很忙碌,王云飞就自己看各类书籍。

书看多了后,他发现自己对古文典籍很感兴趣,于是买了许多古文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

渐渐地,《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书籍王云飞都能倒背如流了。但在热爱文言文的同时,王云飞的学习也没有落下。

2007年,王云飞考进了尖子生众多的江苏省如皋中学读高中。

虽然到了高中学习压力越来越重,但王云飞仍然没有丢掉古文这一爱好,一有时间他就抱着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自己学习。



王云飞

在其他同学看来晦涩难懂、佶屈聱牙的古文,在王云飞看来却是美妙的乐章。

在学校他也带着古文典籍,像《尚书》《资治通鉴》这些书早就被王云飞翻了无数遍,书页已经泛黄发黑,甚至因为来回翻动阅读,已经破烂了。

语文课上,老师讲到古文篇章时是王云飞最高兴的时候。古文功底深厚的他在语文课上经常附和老师,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对他这样的好学生也是非常喜欢。

王云飞班上的同学们也都知道他在文言文方面非常强。他们戏称王云飞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古人”。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王云飞在高中分科时肯定会选择文科。毕竟有这么好的天赋和功底,怎么能浪费呢?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王云飞在高一结束分科时却选择了理科。

原来他真正的志向是科技兴国,王云飞想的是学好理科,将来为科技研发、工程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在王云飞的努力下,他的理科成绩也很出色,再加上文科的加持,王云飞经常取得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

由于对古文的钻研和掌握日渐加深,王云飞在月考、模拟考中开始尝试着用文言体写作文。

阅卷老师面对王云飞的作文固然有欣赏,但更多的是担心这样独树一帜的文言文在高考中会有低分的风险。

毕竟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任何风险最好都要扼杀在摇篮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老师担心他会吃亏,因此会故意给他的作文低分,目的就是让王云飞放弃用古言体写作文。



王云飞

但是王云飞却越挫越勇,在几次文言作文的锻炼后,王云飞写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少年总是激情洋溢的。王云飞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酣畅淋漓地发挥,他渐渐萌生了在高考中用文言体写作文的想法,这种想法愈演愈烈。

但王云飞心中也有隐隐的不安,一旦遇到不负责任的阅卷老师,那么这么一篇文言作文就是超低分。

在激烈的心理挣扎过后,王云飞还是决定最后用文言文写作文。他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让他在全国火了起来。



王云飞接受采访

那么,王云飞在高考作文中究竟写了些什么?



文言作文震惊四座

2010年高考考场上,语文考试开考后,王云飞先是看了看作文题目。

作文要求赫然映入眼帘:“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王云飞一边答前面的题目,一边构思作文。等到前面的题答完后,他经过心理斗争,最终决定用文言文来写。

在考试即将结束时,阅卷老师看见了王云飞的文言体作文,他非常惊讶。



王云飞写的文言文

但是一看王云飞的字数是700多字,又有些惋惜。因为高考作文的篇幅要求是最少800字。

高考阅卷老师看到这篇作文时,也是很震惊。他通篇浏览过后,发现根本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这名考生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肯定造诣不凡。

但不好判定的是,这篇作文又没有达到要求的字数。监考老师不敢怠慢,立即把试卷交给了专家组批改。

就这样王云飞的试卷到了南京市语文阅卷组组长、古文献专家吴新江教授的手里。

吴教授看到王云飞的作文也是大受震撼。他通篇阅读后,发现其中竟然有三十多个他都不认识的生字。



高考阅卷组/网图

吴教授啧啧称奇,因为这篇作文太过深奥,他立即查阅文献,逐句进行注释。到最后,吴教授写了四大页两千多字的注释。

后来接受采访时,吴教授谈到王云飞的作文里有三四十个他不认识的生僻字,直言惭愧。他对王云飞非常欣赏,称王云飞这样的古文研究水平完全可以直接攻读古文献研究生了。

高考作文的阅卷组组长也对王云飞的作文很赞赏,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王同学这样的文化素养,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录取。”

高考过后十几天,王云飞的这篇作文便被《扬子晚报》报道了。报道称赞写这篇作文的考生是古文奇才,并呼吁这名考生现身。

王云飞看到报道后,大大方方地出来亮明了身份。就这样王云飞在网络上突然爆火,成了众多考生及家长讨论的对象。

2010年6月25号这天,是江苏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480分的满分,王云飞考了384分的高分,高出一本线四五十分。

专家们的综合评定了王云飞的作文,最终认为质量大于数量。

王云飞的作文言简意赅,感染力强,各种古文语法运用自如,非常难得,并且在应试角度看也非常切合“绿色生活”的主题。

王云飞在作文中描述了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动物灭绝等令人触目惊心的现状。

又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健康、绿色、无污染的生活,看今日之现状而追忆古代之生活,呼吁人们践行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追求绿色生活。



王云飞(左三)

王云飞的整篇文章采用的是骈体文的文体。骈体文起源于汉朝,一般用双句书写,最讲究对仗工整、声律铿锵。

然而写出一篇完美的骈体文非常不容易,因为这种文体对人的文言积累和文学能力要求很高。就算是在古代,能写出出色的骈体文的文人也很少。

江苏高考作文满分是70分,最终王云飞的作文得了67分的高分。可以说这样的分数也算是实至名归。



拒绝北大特招

2010年7月份,在王云飞因为文言作文出名后,东南大学的招生办副主任,冯建明非常欣赏这个小伙子。

在他看来,这样的人才必须赶紧抢到手。他与上级领导商量,想要预录取王云飞。得到批准后,冯建明亲自赶到王云飞的母校如皋中学与王云飞沟通。

冯建明给王云飞许诺,只要王云飞进入东南大学,可以选择校内任何专业就读。

而王云飞一直都把土木工程学家、建筑学家茅以升当作自己的偶像。他真正的志向就在于产业兴国。茅以升正好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创始人。

听完冯建明的描述后,王云飞非常激动,他当即就决定选择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就读。

冯建明招揽到了王云飞这样一个人才,也是喜上眉梢。他逢人就说:“我招到的不是生,是才!”



北京大学/网图

而北大此时也有意破格录取王云飞,给他寄去了预录取通知书。

北大的最低分数线是400多分,按理说王云飞的成绩达不到北大的标准,但因为爱惜人才,以文科见长的北大愿意破格录取这位古文奇才。

就在大家都以为王云飞会答应北大的录取通知时,王云飞却拒绝了。因为此前他已经答应了东南大学的预录取,用他的话说,“做人要讲诚信。”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王云飞是个讲诚信、重道义的人。相信他从浩瀚的古文典籍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大学开学时,王云飞仍然带去了好几本古籍。《中庸》,《山海经》这些书都被他塞进了行囊中。

王云飞进入东南大学后,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的发言稿依然用的是独具特色的文言文。之后王云飞的发言稿被东南大学贴在展板上展示。

自此王云飞也收到了很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有的人赞叹他有才华、有个性,有的人则说他哗众取宠,看不惯他。

但王云飞对这些声音都保持平静,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东南大学也给王云飞布置了一个任务,给他大学四年的时间,让他用古文写一篇校史。

王云飞也不负所望,大学四年中过得非常充实,学习本科课程和研究古文献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除此之外他也组织参加一些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毕业时他向学校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事业发展如日中天

时光匆匆,2014年,王云飞从大学毕业了,他带着满腹知识,意气风发地进入职场,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担任见习工程师。



王云飞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工作

进入职场的他努力工作,同时也没有丢掉自己的爱好,一有空,王云飞依然与古文为伴。

由于王云飞出色的表现,实习期结束后,王云飞被公司委派到上海一个土建项目担任监理工程师。

他严格要求工程质量、不允许出现丝毫瑕疵。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整个工程。

在王云飞的努力下,他监察的项目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等奖,全国的三等奖。此后他的职场之路走得更宽了。

2016年,王云飞升职为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的营销经理。2017年,王云飞又去了宁波的分公司担任助理总经理。



王云飞工作照

2022年,三十而立的王云飞已经是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的总经理了,如今的王云飞早就褪去了青涩的模样,不变的是他那颗热爱古文的心。

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几年,王云飞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也带着父母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王云飞也表示,退休后他将专攻古文献的研究,把晚年的精力都献给爱好。

小结:

王云飞的成功,看似简单,实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阅读、书写古文的能力固然有一部分来源于天赋,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兴趣和努力成就了他。天赋加上努力,成就了这样一位古文奇才。



王云飞

王云飞父母早年的启蒙也不可小觑。正是他们注重对王云飞的培养,王云飞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用这个兴趣改变了命运。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又一年高考结束了,希望广大家长们都能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探索孩子的兴趣所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