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在美国指导下,菲律宾对灰色地带战略可谓“信手拈来”

时间:2024-05-16人气:作者: 未知

在美国指导下,菲律宾对灰色地带战略可谓“信手拈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

今年初以来,从组织公务船“强行非法闯礁”,编造“氰化物”谎言,到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明确要求菲海岸警卫队及渔业与水产资源局船只轮流部署,以及近期所谓民间社团故技重施,扬言将组织海上运补及百艘帆船赛,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可谓穷尽心思、变本加厉。

菲方对中方出于善意的临时性特殊安排,允许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开展基于维持生计需要的渔业活动,视若无睹,一再上演“蛇与农夫”的戏码。菲方执意把中方的善意安排当成侵权的筹码,最终只能是一场双输的“负和博弈”,除了给中国制造麻烦,小马科斯政府也将其行为付出相应代价。

中菲黄岩岛恩怨始末

清晰的历史事实表明,中国最早对黄岩岛进行勘测,并实施长期有效行政管辖和开发使用。今年1月底,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诺在公开场合抛出了菲律宾对黄岩岛主权主张的所谓“历史证据”,声称18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地图已经载明,且菲律宾长期行使“行政管辖权”。菲律宾官方的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众所周知,现代菲律宾的领土版图是历经史前时代的土著部落、苏禄苏丹国、西班牙和美国先后殖民统治的复杂历史过程最终形成的。其中,1989年《美西巴黎和平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以及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是确定现代菲律宾领土的根本依据,但均未包括黄岩岛。菲律宾1935年宪法载明其领土范围及依据这三个条约所确定。

菲律宾首任总统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曾于1938年向美国国务院询问黄岩岛主权归属问题,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明确回复,按照1900年美西条约处理。因此,1961年的领海基线法及1973年宪法修订版再次明确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为“菲律宾群岛及其所包围的所有岛屿和水域,以及根据历史权利或法定所有权属于菲律宾的所有其他领土,包括领海、领空、底土、海洋海底、岛屿架以及菲律宾拥有主权或管辖权的其他海底区域”。

直到20世纪80-90年代,菲律宾才开始以“逐步蚕食”“软硬兼施”的方式对黄岩岛提出主权主张。1980年菲律宾将黄岩岛划入其主张专属经济区范围内,1987年版的宪法开始调整“所有其他领土”范围,以此为对菲律宾群岛以外的南海岛礁提出主权埋下伏笔。1997年公开提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并于1999年10月试图重施“坐滩”伎俩。2009年的《第3046号共和国法案》首次以国内立法形式将黄岩岛纳入菲律宾领土范围。2012年4月,菲律宾以登检、抓扣的方式,对中国渔民在黄岩岛海域的合法渔业活动实施干扰,并引发了“中菲黄岩岛对峙”。



菲律宾非法坐滩船“马德雷山号登陆舰” 图自新华国际

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国开始对黄岩岛实施常态化的巡逻,维持渔业秩序,强化海洋生态保护,防控重蹈覆辙,再度发生海上危机。但自2012年以来,菲律宾国内出现了由此引发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逐步蔓延,朝野、府会部分群体扬言必将“重返黄岩岛”。

披着民间组织外衣的政治工具

在美国的一手教导下,菲律宾对于灰色地带战略可谓信手拈来。所谓民间组织“阿廷伊托联盟”(Atin Ito Coalition)不过是小马科斯政府试图对中国采取灰色胁迫的政治工具而已,与美国更是有着千丝万缕但又见不得人的联系。

以民间名义的“帆船赛”“海上运补”等等,不过是政治掮客与狂热民族主义分子的一次交易。菲方解释称“Atin Ito”翻译成英文寓有“这是我们的”的意思,而他加禄语中则寓意“属于菲律宾人的”。这个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埃迪西奥·德莱·托雷(Edicio dela Torre)曾因反对马科斯政府的独裁统治而被监禁6年之久,是菲律宾左翼政治联盟成员 “基督教徒解放组织”的领导者。联盟的不少发起人还是20世纪70-90年代菲律宾反美、反殖民主义的重要力量。

面对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家族政治斗争,小马科斯政府的政客们试图以“爱国责任”的名义,利用这些狂热分子的力量,煽动并领导菲律宾国内涉及南海和中国的虚假的民族主义浪潮。联盟成立宗旨就是反对中国在南海主张,为小马科斯政府的背信弃义和强硬政策摇旗呐喊。此举既是胁迫中国,又可以打压菲律宾国内的理性派声音,对试图以修改宪法延续总统宝座的小马科斯而言可谓是“天然的政治工具”。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 图自IC photo

作为回报,联盟将获得美国及其小马科斯政府的资助。正如一位菲律宾观察家在一篇评论中披露的,发起这个联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出的“妙手计划”和美国海军学院发起的“点亮海上灰色地带”行动一部分,幕后的“操盘手”依然是美国。

事实上,“阿廷伊托联盟”在黄岩岛及其它海域兴风作浪早已不是第一次。2023年12月,正是这个联盟组织的所谓“圣诞慰问”引起了仁爱礁和黄岩岛局势的骤然升温。但不论是“圣诞慰问”还是“帆船赛”“海上运补”,这些都只是以民间组织名义的“政治作秀”。

被复仇主义裹挟的菲律宾政治

“黄岩岛对峙事件”发生之后,特别是杜特尔特政府期间,中菲围绕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的渔业活动进行了友好磋商,双方达成默契。中方按照《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对菲方渔民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渔业活动做出基于“善意”“人道主义”原则的临时安排。这一安排精神要义有三点:一是基于菲律宾渔民生计的人道主义考虑;二是菲方船只不应以进入瀉湖内作为目标,双方共同管控海上形势;三是两国基于足够信义基础,就黄岩岛形势保持友好沟通。菲方无论如何刻意歪曲和抹黑,始终无法否认其数量可观的渔民群体从中受益的客观事实。

与此同时,两国充分利用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以及海警机构间沟通热点,针对围绕黄岩岛议题的分歧及危机保持有效沟通。此举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菲围绕黄岩岛的矛盾和分歧,但对维护海上形势总体稳定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

但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被“复仇主义”和“海洋扩张主义”所裹挟的小马科斯政府,将黄岩岛及仁爱礁作为菲律宾内政外交的优先议题,把所谓“重返黄岩岛”的冲动转化为海上和外交实际行动。

菲律宾海军、海岸警卫队及渔业和水产资源局以为渔民提供粮食和燃料补给为幌子,轮番上阵,试图强行突破中方管控,闯入黄岩岛瀉湖。菲方的“闯礁”行动使得中菲在黄岩岛的较量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始终处于重蹈“2012年黄岩岛对峙事件”覆辙的边缘,中方海警船和菲方的军、警及公务船在环礁附近海域对峙和低烈度摩擦也时有发生。菲方还无端指控中方在黄岩岛阻止其公务船为渔民提供人道援助的行为“非法”且“不人道”。



5月13日,中国海警3502舰为其他执法舰艇进行海上补给(无人机照片)

事实上,中方所采取的管控措施正是防止双方海上对峙态势升级的需要。试想,如果菲律宾海军、海警及其他公务船、渔船达到小马科斯政府所试图达到的“闯入瀉湖”的目的,中菲在黄岩岛的较量将再次上演2012年的场景。

小马科斯政府不辨是非、颠倒黑白的操作,其根本用意无非三点:

一是小马科斯政府对于借此轮机会“重新控制”黄岩岛抱有强烈幻想,这不仅能扭转阿基诺三世政府时期中菲在南海较量的“颓势”,更是能以“失而复得”的表象极大获取国内选民好感,从而重树其本人及其家族在菲律宾朝野的威望,特别是塑造总统本人“强硬”“爱国”“睿智”的正面形象,以此保持稳定的民意支持率。

二是在黄岩岛的强硬行动也是满足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海军及其他部分政府机构偏好的需要。

三是菲律宾同时也把在黄岩岛的行动作为策应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以海制华”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体现出小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倚美自重”和“借力示强”的倾向。

菲律宾的冲动只会导致“负和博弈”

中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的临时特殊性安排及中菲之间的共识和默契,免去了两国频繁的海上对峙和外交较量成本及其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更是为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渔业活动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这可谓是货真价实的“双赢”。特别是得益于彼此政治互信提升、外交磋商渠道畅通,两国曾在2017-2019年间成功探索出海上渔业合作新路径。中方提供的鱼苗、渔业养殖设施及技术培训援助令菲方渔民群体获得货真价实的收益。

相反,小马科斯政府的强硬政策、扩张主义倾向和“说一套做一套”的“非常规”行事风格打破了中菲间默契,也极大削弱了彼此政治互信基础,将中菲在黄岩岛的“正和博弈”带向“负和博弈”,这无异于是开历史倒车。

菲方“闯礁”部署和行动的常态化使得“对抗”取代“对话与合作”成为中菲处理在黄岩岛矛盾的主线。小马科斯政府的海上强硬行动或许能赚取美西方的外交“吆喝”,但现场频繁且紧张的对抗更是牵制菲中双方巨大军、警和外交精力,除徒费经济投入,升高引发海上不测事态风险,并无其他有价值的效益。

与此同时,菲方单方面破坏两国黄岩岛共识和默契削弱了双方的互信基础,连同仁爱礁议题,使得中菲关系中的“南海因素”再度上升到历史高位。中菲领导人会晤及两国政府间联合声明一再确认“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但小马科斯政府却将黄岩岛矛盾作为处理对华关系及内政外交的优先议题,这奉行的无疑是“以南海问题定义中菲关系”的错误思维逻辑,严重偏离两国共识轨道。尤其是菲律宾国内放任的民族主义将使得中菲交往的底层基础日益面临瓦解的风险。

菲政府将“渔民生计”挂在嘴边,但其言行却无不透着“精致利己主义”的味道。以“海上运补”掩护“重新控制”黄岩岛真实用意,满足部分政客的需求,渔民群体不得不在紧张的海上对峙中承担政治与安全风险以及经济损失。菲律宾政府的咄咄逼人也是迫使中方做出选择,重新考虑黄岩岛渔业秩序安排。

小马科斯政府在黄岩岛问题上留给中国做出选择的空间似乎已经很少。菲方部分狂热分子被复仇主义心理裹挟,一再上演“农夫与蛇”的场景,图谋照搬“仁爱礁的模式”,以所谓“渔船运补”名义实质是打“领土主权”的主意,对此中方的忍耐绝对是有限度的。

倘若菲方继续我行我素,甘当美国遏制中国的“急先锋”“马前卒”,中方也只得“来而不往非礼也”。除了采取包括解除临时特殊安排在内的升级版管控措施,防止事态升级,中国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政策工具箱从来不缺好主意、金点子。希望菲方能迷途知返,避免重蹈覆辙,让中菲关系重归正常发展轨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