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审计部门介入南宁停车费事件,曾查出三年多收益未上缴财政

时间:2023-05-23人气:作者: 未知

审计部门介入南宁停车费事件,曾查出三年多收益未上缴财政

(原标题:审计部门介入南宁停车费事件,曾查出三年多收益未上缴财政)

南宁“停车贵”一事引发的舆论关注还在持续。最新消息显示,南宁公交集团已经接管慧泊公司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业务。同时,南宁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进驻慧泊公司。

5月21日,南宁市审计局发布审计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南宁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23年5月21日至6月15日,进驻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南宁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南宁市审计局方面表示,在审计期间,欢迎广大群众、干部职工来信(函)、来电,实事求是地向审计组反映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政策、财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

5月22日,南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通告:经市人民政府同意,自2023年5月22日14时起,由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南宁市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业务。

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南宁市道路停车收费经营单位,是南宁公交集团下属的全资国有企业。

慧泊停车于2017年12月注册成立,由国企南宁市公共交通集团全资控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注册资本200万元。

南宁公共交通集团原为南宁交通投资集团100%控股。2022年10月26日,南宁公共交通集团并入南宁轨道交通集团。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番南宁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进驻之前,早在2021年,南宁市审计局就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内,南宁市的停车收费收益未能上缴财政。

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2021年发布了一份《关于南宁市审计局公共资源盘活利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南宁市审计局递交的关于此前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说明。

报告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关于未制定停车费收缴管理细则方案,停车收费收益未能上缴财政的问题”“关于车主欠缴道路停车泊位停车费难以追回的问题”“关于部分非机动车停车泊位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关于桥底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的问题”。

第一部分,《报告》指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运营的停车泊位及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收入共计20551.34万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市财政局未按照市人民政府相关要求,共同制定相应的停车费收缴管理细则方案,停车收费收益未能上缴财政。

对此,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整改情况是:2021年4月起,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次与市财政局共同协商制定南宁市停车泊位有偿使用费上缴方案,于2021年4月主动向市财政非税收入账户预缴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收入670万元,2021年9月28日上午,南宁交通投资集团领导与市财政局领导在集团会议室就南宁市路内道路停车泊位有偿使用费上缴方案召开了讨论会,经双方讨论初步协商确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费上缴方案按利润分配的方式上缴,待方案修改完善后再邀请相关部门进一步讨论后报市政府议。

在第二部分,《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4月26日,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二级子公司慧泊公司尚有车主欠缴的2993.7万元市内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停车费难以追回。

整改情况:慧泊公司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落实停车费应收尽收、欠费催收工作,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停车泊位管理制度。截至2021年9月,慧泊公司已追回欠款105.34万元。具体措施如下:

(一)开展停车泊位管理员收费服务流程全员培训,同时加强现场收费管理,要求停车泊位管理员当面收取停车费,落实停车费应收尽收工作。

(二)通过对欠费金额较大的车辆发放欠费温馨提示单,累计张贴欠费温馨提示单12193张。

(三)通过“慧泊车服务”微信公众号给欠费车主推送停车欠费信息,提醒车主自觉补缴停车欠费。

(四)通过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1074交通广播、南宁晚报等媒体陆续曝光欠费金额较大的车辆信息。

(五)制定催收工作管理办法,将停车欠费催收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停车欠费催收管理。

(六)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停车泊位管理制度,根据《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南信办〔2020〕5号)精神,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欠费行为已被列入南宁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但目前无获取车主“车牌号、车主姓名/企业名称、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的相关行政规制。慧泊公司于2020年10月20日向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去函请求提供车辆所有人机动车驾驶证及行驶证相关信息,但交警支队未能提供相关信息。慧泊公司目前仅可提供欠费车辆的车牌号及欠费信息,但无法关联车辆所有人的身份信息。

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时表示,下一步,该集团公司将继续督促慧泊公司将应收尽收停车费及催收工作作为常态化进行管理,进一步规范停车收费行为。

人民日报客户端5月20日消息介绍,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与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一事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度重视,已派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文浩为组长的工作组,赴南宁市对此事进行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合作备忘录》内容进行了审查。区高院经审查认为,青秀区法院与特定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5月19日已责成青秀区法院与慧泊公司解除了《合作备忘录》。

据南宁新闻网5月21日消息,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经南宁市委决定,对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会,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梁芳燕,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玄,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赖洪,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郭智华等5人予以停职检查。

5月22日,南宁市政府发布通告:南宁市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停止运营、停业整顿、接受审计,由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业务。

相关新闻:南宁慧泊停车收费惹争议 当地区法院曾与其合作催收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与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慧泊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一事引发社会关注。5月19日,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与慧泊公司已解除《合作备忘录》。

据自治区有关部门介绍,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合作备忘录》内容进行了审查,认为青秀区法院与特定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则,责成青秀区人民法院与慧泊公司解除了《合作备忘录》。


公号截图

自治区党委对此事高度重视,目前已派出以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文浩为组长的工作组,对此事进行调查。

此前,南宁慧泊公司曾因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不够合理、停车欠费追缴方式不适当等问题引发市民投诉,后由当地政府介入调查。

南宁慧泊停车收费惹争议

有车欠费超6.3万元

近期,广西南宁当地网友吐槽“道路停车收费太贵”成为网上热点,不少网友反映,在南宁临时停车一天需要缴费上百元。南宁市道路停车存在收费标准不够合理、部分车位划定不够科学、个别收费人员服务不够规范、停车欠费追缴方式不适当等问题。

慧泊公司是南宁公共交通集团下属的全资国有企业。据广西当地媒体报道,慧泊停车收费管理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30535个,停车带36908米,经营非机动车保管点82处,管理党政机关共享停车场8个、公共停车场2个、公交集团停车场30个。


慧泊停车 来源:红星新闻

此前,有网友发布了一张截图显示,5月16日,累计停车时长13个小时25分34秒,需要缴纳的停车费达到102元。5月15日,累计停车时长13个小时30分,需缴纳停车费102元。2021年9月,慧泊停车发布一批停车欠费车辆,其中一停车欠费最高达63990.5元。

2022年3月2日,南宁市发改委、公安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南宁市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通知规定,道路临时停车位收费时段为7:30-21:00,其余时段免费开放。收费时段中,前15分钟免费,之后按照不同的区域级别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折算后每小时3-8元不等。

按照该标准计算,如果在南宁市一类区域一级道路临时停车位停车一天,将被收取102元的停车费。


当地市民的收费截图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5月18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连发两则公告回应此事。目前南宁市政府已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相关程序,不断优化调整收费标准。



公告截图

对于公众反应的停车费价格贵,南宁市发改委在接受《南宁日报》采访时表示,“与同类城市相比,南宁市机动车停放收费处于适中水平。”

南宁公交集团则回应称,针对市民和网友反映的在执行停车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正在全面梳理、排查、核实,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一是进一步规范停车收费服务,坚决从严从重处理乱收费现象。二是畅通投诉渠道,对市民朋友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诉求第一时间调查处理。

据界面新闻报道,对比如济南等城市的收费标准,南宁只是收费时间更长,收费标准相差不大。济南的收费时段是8:00-20:00,时长12个小时,而南宁收费时段为13个半小时,多出1个半小时。和南宁一样,济南也是前15分钟实行免费,之后按照不同区域类型进行收费。

法院与特定企业合作催收?查!

5月8日,青秀区法院网曾发布《“执行+智慧停车”——青秀区法院“查人找物”出新招》一文。目前,官网该文已被删除。文章称,8日上午,青秀区法院与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执行+智慧停车”联动机制,“是法企共推共建良好法治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

文章称,该联动机制原计划“运用南宁慧泊停车公司车位管理大数据分析优势,在已被青秀区法院查封的车辆泊入后进行实时监测,结合青秀区法院执行快速响应机制,对相应车辆采取控制措施”。


车子上贴的欠费单 图片来源:南宁晚报

同时,南宁慧泊停车公司“可结合车辆泊入点的情况,对被执行人的行动路线进行分析,青秀区法院可据此缩小被执行人查找范围,实现高质量查控联动,减少执行成本与资源消耗,提升执行质效”。

签约仪式上,青秀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会表示,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是制约执行成效的一项难题。此次“执行+智慧停车”联动机制的建立,系全市首创。

5月10日,南宁慧泊公司公众号“慧泊车服务”也发表《全市首创!慧泊公司与青秀区人民法院推行“执行+智慧停车”联动机制,恶意欠费实行诉讼追缴》一文。

根据“智慧停车”系统来查找被执行车辆,能助力案件“查人找物”。本是利于追老赖的举措,为何引发争议?有网友担心,这样的合作是为了追缴停车欠费,继而引发对停车收费相关情况的不满。

20日下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自治区高度重视,已派出以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文浩为组长的工作组,赴南宁市对此事进行调查。此外,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合作备忘录》内容进行了审查。“区高院经审查认为,青秀区法院与特定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5月19日,已责成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法院与慧泊公司解除了《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