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脑控是怎么挑选受害者 脑控选人 怎么挑的

时间:2023-11-10人气:作者: 佚名

脑控是怎么挑选受害者 脑控选人 怎么挑的

作者:九霄云客

什么是脑控人格

“脑控人格”的问题通常在认知层面,他们不能够用一种正常的逻辑思维来分析世界了。他们会怀疑所有人的动机,并且从来不会对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他们认为自己遭受“神秘科技”的控制,所以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如果最近没有和读者交流,我单从书本上还真找不到“脑控”相关的研究。尽管他们把它过分夸大,说的神乎其神,感觉确有其事的样子。但是这种幼稚的借口,是瞒不了经验丰富的心理学者的。他们这类人,因为在认知层面出现了问题,我也考虑到会有这类人来读这篇文章,所以我尽量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来描述它。

1、怀疑所有人的动机,认为身边的人都会伤害自己

这类人几乎没有正常的社交能力,因为他们总是怀疑每个靠近他们的人,总是觉得人们会通过一些手段来伤害自己。他们很容易“被暗示”,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会被他们理解为“暗示信息”,然后他们就对这个人深恶痛绝,并且可能因此而断交。可想而知,他们这类人的社交是多么的困难。一篇文章、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会被他们误解,然后怀疑其动机。

2、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为一切糟糕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做的

在他们的身体中,可能不止有一个统一的人格,而是有多重人格。他们把自己的主人格当作是完美无瑕的人格,是永远不会犯错的人格,是极其聪明、敏锐和智慧的人格。但是他们却把自己犯的错误,归结为“身体中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那个被他们声称“脑控”的人格。他们会极大地限制自己的行动能力,在他们看来,可能每一步行动都是被别人控制的。

3、精神高度紧张,总是觉得自己的事情被所有人知道

这类人总是很在意自己的隐私,所以总是觉得自己的私人信息被泄露,他们觉得自己正在被所有人着。如果你的哪句话正中其下怀,那么他们就会恼羞成怒,然后急切的反驳你,并且否认自己所有的事实。这种被洞悉、被觉察、被揭露的感觉,让他们很不自在,觉得自己像是“小白鼠”。他们丝毫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脑控人格是怎样产生的

1、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经历

在他们的字典里,就从来没有经历过成功,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与他们对自己高大上的定位是不符的,所以就造成了身体中一个“坏小孩”的出现。他们可能总是被家长批评,被老师批评,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从来都没有被认可过。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内心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不管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

2、童年“不愉快”的经历

在他们童年时期,可能经历过重大的“不愉快”经历,这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他们会极力否认这段时期,并且试图从记忆中抹去这段历史。他们脑海中几乎没有成体系的逻辑思维,因为早已经被他们撕成了碎片。也正是因为这些因其他人带给他的“不愉快”经历,在他潜意识里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所以他们尽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接受任何“施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重构自己的认知

包括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活的目的等都要重新确立。

人生观参考引导方向为:生而为人,短短几十年,从出生到死亡,如果你不尝试做些什么,那么你相当于来的毫无意义。所以,你需要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能够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别人只是对你产生影响,并不能够实际控制你。如果你有足够的定力,那么你完全可以拒绝其他人的影响。

价值观参考引导方向:如果这件事情,有利于大部分人的幸福和快乐,那么这就是有价值的。而所有的价值,也都秉持交换原理,你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同样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回报。如果这件事对大部分人是有利的,那么对你也是有利的,你就不要排斥它。

世界观参考引导方向:世界观可以和宇宙观合并,这个宇宙是由无限时间和无限空间组成的,它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了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

生活目的:运用勇气、仁慈、魄力、节制、卓越、仁爱的积极力量,去克服在人生追求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统一人格

当你有了健康且稳定的认知之后,你需要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情感、行为进行一次大检查。把所有不符合你认知的情感和行为统统排除,全身心的投入到你认为对的事情上面。当然,这个过程不要走极端,就算是人格健全者也会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可以允许自己做不到100分,至少要做到90分以上。

总而言之,对于“脑控人格”而言,重构认知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他自己意识到问题在自己身上之后,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总是把问题推给别人,那么他们就永远别想成为人格健全者了。

标签: [db: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