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中建海龙科技推进MiC建筑应用,赋能校园数字化建设

时间:2023-03-30人气:作者: 未知

中建海龙科技推进MiC建筑应用,赋能校园数字化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深圳市光明区首个采用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建造的模块化学校,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EPC项目于近日顺利完成首件MiC模块单元吊装。该项目由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科技”)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设计、采购及施工。

  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西片区,总建筑面积2.53万平米,建设包括一个可容纳42个班的小学和一个可容纳12个班的幼儿园,建成后能满足超过2200人的教育需求,有效缓解片区义务教育学位压力,对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全力答好“学有优教”民生答卷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该项目为非教育性质用地,学校需要按临时建筑性质修建,因此项目采用中建海龙科技创新研发的钢结构MiC技术体系建造。教室单元均由基础模块组合而成,工厂预制、吊装组建,基础模块可灵活拼合为各类教室、办公会议空间等,重新定义教学空间,真正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学校”。

  凭借中建海龙科技独创的螺杆套筒连接系统专利技术,在提高现场模块安装效率的同时,使模块单元可灵活拆卸、异地建造,重复利用率可达70%,真正实现校园“可移动”的建造理念。项目建设周期为259天,仅为传统建造方式的一半。

  中建海龙科技将智慧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融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数字设计、数字制造、数字运输、数字建造等环节,开展BIM全生命周期应用、建构可控的设计建造一体化体系,做到模型精细化、图纸精准化、施工预制化。

  项目应用C-SMART智慧工地平台,设置C-SMART指挥中心,并根据学校项目特点,定制项目专属智慧校园方案,实现基于MiC模块化建造全过程可视化管理。运维阶段,中建海龙科技创新开发校园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大数据开放共享、数据互通、应用协同、交互可用。

  此外,项目墙体采用钢骨架+结构保温一体板+装饰板的结构体系,具备施工快速、无湿作业、安装精度高、空腔可穿管线、可形成复杂造型等优势。学校装饰装修应用集成墙板、石塑地板、毛毡板等无石棉绿色环保材料,最大程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且防火等级可达A级标准。

  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装配化、工厂化、集成化程度较好的建筑形式,在施工中具有施工速度快、绿色程度高和环境干扰少的特点,并可实现整体模块拆装、重复利用,有助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面对建筑业的发展机遇,中建海龙科技将继续积极推行装配式建造方式,加大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在项目建设领域应用,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综合水平,为建筑业转型升级聚势赋能。

标签: 海龙  中建  建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