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怒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少数民族怒族风俗

时间:2023-04-22人气:作者: 佚名

怒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少数民族怒族风俗

文章目录:

1、怒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2、台湾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3、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4、广西七夕风俗习惯

5、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

6、猜你喜欢:

1、怒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以及传统节日,每个民族也是如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怒族,其实怒族是我们当今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云南居多。那么,大家知道怒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千脚落地房

“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这是古人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

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垛圆木为墙,屋顶覆盖薄石板。石板约一尺见方,由屋檐铺起,第一块平铺,第二块压着第一块的上边,第三块压着第二块的上边……一直覆盖到屋脊。福贡怒族都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为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这两种房屋一般都为两层,楼上又多分成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饮之用。内间为卧室兼储藏室。楼下存放农具杂物或关牲畜。楼板用木板或竹篾席制成,铺设于架在斜坡地上的许多木桩上即可。这些木桩和房柱,如同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人们常常将这种房屋称为“千脚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这种千脚落地竹木房,结构简单,既易搭建,也易于拆迁,又适合山区多雨多雾的特点。按传统习俗,一家建房,全村都来帮忙,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房子建成。如今,随着怒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怒族人民的住房形式也正朝着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宗教信仰

中国怒族固有的宗教。该族约2.3万人(1982),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等县,另有小部分居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宗教信仰除本族固有宗教崇尚原始崇拜外,也有少数改信藏传佛教、天主教和新教。各氏族名称大多以动物命名,并在氏族起源的传说中,把该动物视为本氏族的祖先,或者视为有特殊关系而加以崇拜,带有图腾崇拜的色彩。如碧江县的“斗霍”氏族,又称“别阿起”,意为“蜂氏族”,传说其祖先“茂英充”,是从天上飞来的一群蜜峰变成的女人所生。“达霍”氏族,又称“拉起”,意为“虎氏族”,传说其祖先是老虎。居住碧江县老母登、普乐、知子罗等地的怒族,传说有六个氏族的祖先分别是蜂、猴、熊、鼠、蛇和鸟。

怒族认为山川树木、风雨雷电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人的祸福都来自鬼神。不同地区的崇拜对象和具体内容不尽相同。碧江怒族崇奉天鬼“门多”、山鬼“米枯于”、水鬼“独药于”。福贡县崇奉山神“宽赤”、战神“埋尼”、瘟疫鬼“尼主”、冲犯鬼“褚腊”、天地鬼“冻尼”等。贡山县则信奉山鬼“木里布拉”、水鬼“昂布拉”、路鬼"木胡布拉"、树鬼“穷那底布”等。家里有人患病,要请巫师禳解、招魂。村寨发生偷盗事件无法明辨时,失主与被怀疑对象要请巫师主持“神判”。判法有:①滚汤捞石。以铁锅盛满“三合水”(井水、河水、江水),放入石块,升火烧煮。被疑者为男性,烧柴九捆;女性则烧柴七捆。巫师祷告,双方立誓。然后伸手入锅,各捞一块石头。三日内如果不起泡溃烂,即为清白;如果烫烂,即为罪犯;②烈火拔桩。树立长约二尺的石柱,半埋入土。堆柴于石旁焚烧(烧柴数量如上)。经祷告、立誓后,双手拔石,手不伤者为清白,受伤者为罪犯。他们认为“神判”事关氏族声誉,仪式十分严肃。双方亲友都要到场。清白者恢复名誉并可得牛多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建立,此法已废弃不用。

巫师的称谓各地不一,碧江称“米亚楼”或“禹古苏”;福贡称“尼玛”、“达施”;贡山称“董木萨”或“那木沙”。其主要宗教活动是主持祭祀以及“通神降鬼”和占卜。

您可能也喜欢:

详解:傣族的三大传统节日

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2、台湾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台湾人的祖籍各不相同,但是对于祖先的重视却是一脉相承的。你知道台湾清明节是怎么过的吗?下面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台湾清明节的时间

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扫墓习俗

台湾的扫墓习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二是修整祖墓,祭礼比较隆重。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

吃润饼

清明节,台湾有吃润饼的习惯。“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清明吃润饼,在潮汕、闽南、台湾等地区都是传统。包润饼的过程一般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给了家人沟通交流、增进亲情的机会。

环保殡葬

近年来台湾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近年来,除了传统祭祀习俗,台湾社会还开始大力推行树葬、花葬、海葬等环保殡葬形式。

3、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百分之九十的土族分布在青海省,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是青海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土族的风俗习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服饰、礼节、饮食、民居、节日、婚俗等,从中反映出的土族文化异彩纷呈。

土族在全国有192573人,他们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和甘南地区、西宁市及其它州县也有少量

4、广西七夕风俗习惯

壮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广西是壮族的自治区。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和融合中,广西地区也逐渐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你知道广西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乞巧

广西的玉林、梧州、贵港一带保留有“乞巧”的习俗,女性朋友会在七夕晚上聚在一起通过做各种手工活来比手巧。女红的功底是古代评判女性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依据。民间女子通常会在七夕当晚拜七姐祈愿自己心灵手巧。

七夕储水

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因此在当天,民众会选择泡水祈福。还有的人除了游泳外,还拿个空瓶来河边取水,带回家保存,以求皮肤健康。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烧香仪式

七月七日晚上各地和壮族妇女多举行一些烧香仪式。有的地方姑娘聚集在一起烧香结拜姐妹;一起仰望银河,为自己祈祷将来找到如意郎君;还互相展示各人精心制作的鞋等物品,有的地方则举行各种与神相会的巫术活动。这些巫术,有的地方称为游仙抒或者逛天街。西林一带由一位巫师施术,将想与神或已故亲人会面者的上衣放在一个竹笼上(或鸡笼或猪笼),然后,阳间的人可以在仙抒上见到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还可以说一些外人不知的话。在仙抒中,巫师起着翻译的作用,把双方要说的话,转达双方。

5、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到十九世纪才慢慢的有人注意到这个民族,去了解西藏,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海北。藏族跟我们也有着不一样的民俗习惯。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浅淡藏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吧!

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

其次我们就说说西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不仅包括大小乘佛教而且还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这才形成现在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人上人,藏语译音称为喇嘛,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