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助农

牧草种子播前处理法 牧草的播种方法

时间:2023-05-21人气:作者: 佚名

牧草种子播前处理法 牧草的播种方法

夏秋时节是牧草播种的黄金季节。但牧草直播的发芽率往往较低,不但造成了种子的浪费,而且影响单位产草量。如果能根据不同牧草的不同特性恰当地进行播前处理,不但会大大提高发芽率,而且也有助于牧草生长,使单位面积产草量增加3O%以上。

l.硬实处理 由于苜蓿、草木犀等豆科牧草的种皮外表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马氏细胞,致使播种后水分不易渗入而直接影响发芽。播种豆科牧草前应当对其进行硬实处理,方法有:①擦破种皮。可用碾子碾压或用碾压机处理,也可以将豆科牧草种子与一定量的碎石、砂砾混合后放人搅拌震荡器中搅拌震荡,直至种子表面粗糙起毛,强度以不压坏种子为宜。②变温浸种。一般在土壤湿润或灌溉良好的地方采用,通常是用水将种子浸泡l昼夜后捞出,白天放在太阳下曝晒,夜间转至凉爽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保持种子湿润,当大部分种子膨胀时,就可根据墒情播种。③加酸处理。向种子中加入3%~5%的稀硫酸或盐酸,搅拌均匀,待种皮出现裂纹时再将种子用水清洗干净,略加晾晒便可播种。

2.接种处理 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数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或在同-地块上再次种植同一种豆科牧草,或在过分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块上种植豆科牧草,都要通过接种根瘤菌来增加土壤中的数量,以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接种法:①干瘤法。选取盛花期豆科牧草的根部,用水冲洗后,放在避风、凉爽、阳光不易照到的地方使其慢慢阴干,在牧草播种前将其磨碎拌种。②鲜瘤法。将根瘤菌或磨碎的干根用少量水稀释后,再与蒸煮过的泥土混拌,在2O摄氏度~25摄氏度环境中培养3天~5天,然后用这种菌剂给待播种子拌种。③根瘤菌剂拌种法。将根瘤菌剂按照说明配成菌液喷洒到种子上,常用拌种的标准比例是l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在接种根瘤菌时,要做到不与农药-起拌种,不在太阳直射下接种,已拌种根瘤菌的种子不与生石灰或大量肥料接触,以免杀伤根瘤菌。此法应注意根瘤菌同族相互接种有效而不同族相互接种无效。

3.浸种处理 对蓼科、菊科等草种催芽,播前都要经过浸种处理,方法是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水的温度和浸泡时间可根据种子的特点来确定。如串叶松香草种子在播种前用3O摄氏度的水浸泡l2小时,然后再进行播种;鲁梅克斯k—l在播前将种子用布包好放人4Oe水中浸泡6小时~8小时,捞出后晾晒在25摄氏度~28摄氏度环境中催芽l5小时左右,约有7O%~8O%的种子破壳时再进行播种。4.去芒处理不少禾本科草种常常带有芒刺、颖片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在收获和加工过程中不易除掉。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应采用去芒机或环形镇压器压后筛选法,进行去芒处理。

标签: 牧草  种子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