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三农助农 > 正文

仔猪副伤寒的防控措施

2022-03-27 21:24:45 佚名 【 字体:

仔猪副伤寒的防控措施

  近年来,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许多养猪场尤其是中小型养猪场,在防疫问题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在仔猪保育阶段尤其器重猪瘟的防疫,而忽视对仔猪副伤寒病的防疫,笔者接触调查了许多养猪户,有99%的人做过猪瘟苗,但有80%的人不做仔猪副伤寒疫苗,主要缘故是养殖户在思想上存在麻痹侥幸心理,缺点地以为不赠猪口服副伤寒疫苗,猪也不会得副伤寒病,事实并非如此,据笔者多年临床调查,做疫苗的仔猪99%不会发病,不做疫苗,发病率尤其高,尤其是外购仔猪达到50%。由于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不好,忽视防疫等多种因素,致使本病在我地区有发展流行的趋势,在许多中小养猪场,时常有本病发生,赠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细菌性传染病。本病在临床上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变幻为特点.慢性病例则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幻,表现为固执性下痢,继发感染时可发生肺炎。下面将一例仔猪慢性副伤寒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借鉴。

  1发病经过

  2015年8月初,我县停住头村养猪户贾某带来2头病死猪前来县畜牧局兽医院诊治,经笔者临床察看和解剖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的慢性副伤寒病。

  2015年7月15日左右,贾某从外地购进105头15千克左右的仔猪,喂了一周后,发明每个猪圈里都有几头小猪精神不好,体温升高,40.5℃左右,常簇拥在一块,吃食减少,拉黄绿色稀粪,全身皮肤发红,让村里的兽医诊断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打了一些治拉稀和退烧的针剂,打针的时候猪不拉稀了,精神也好点,不打针了就又严重了,再用同样药就不管用了,就这样反反重重好不了,后来请乡兽医立韵兽医诊断,说约摸得的是慢性猪瘟,就赠所有猪打了l0头份的猪瘟细胞疫苗,3天后病情还是没有好转。1周后,发病猪逐渐消瘦衰竭,接连死了16头,而且发病数量还在增添,发病率达到40%,病死率达到50%。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有的正常,有的稍高40.5℃,食欲减退,怕寒喜热,常簇拥堆叠卧在一起,眼角有脓性分泌物,便秘和下痢反重交替发生,在吃食躺卧或起立行走时都浮现下痢,严重时肛门失禁,粪便自然下流,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污染,粪便为淡黄色、暗绿色,呈粥状或水样,恶臭,有时带血和坏死组织碎片,到后期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眼眶下陷,逐渐脱水,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一部分病猪皮肤上浮现弥漫性湿疹,在腹部皮肤可见绿豆大痴样湿疹,严重的一蹭皮肤就脱落了。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3病理剖检。

  尸体极度消瘦,腹部和末梢部位皮肤浮现紫斑,胸腹下和腿内侧皮肤上有绿豆大黑褐色湿疹;主要病变在盲肠、大结肠、肝脏和淋巴结。盲肠和结肠前段黏膜坏死和溃疡,肠壁浮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有的溃疡互相融合,形成小块溃疡;盲肠表面被覆灰黄色麸皮样的假膜,粗糙不平;肠壁变厚,缺乏弹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散在有灰白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管变粗,为灰白色索状;肝脏淤血和变性,被膜下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脾脏稍肿大,质地变硬,有散在的坏死灶。

  4诊断

  4.1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病理变幻初步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

  4.2细菌学检查:采取病猪的粪便少许作涂片,干燥后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明有两端椭圆形不运动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将病料直接接种在琼脂培育基上,置37℃培育24小时,浮现无色透明边缘整齐光滑扁平的菌落。

  4.3经过细菌学检查,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的慢性副伤寒病。

  4.4鉴辞诊断:慢性猪瘟时大肠的纽扣状溃疡有时与慢性副伤寒的大肠溃疡尤其相如,但其数量较少,呈典型轮层状隆起,中央凹陷,而且肠系膜淋巴结不呈脑髓样增生:肝脏内也无小的坏死灶。

  5防治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减少饲养密度,注意防寒保暖。每天清扫食槽和猪圈内外,及时清除粪便,对圈舍内外定期喷雾消毒,以减少感染机会。喂赠仔猪臃适易消化的饲料,防止忽然更改饲料。

  5.2对所有的猪只紧急口服2头份的仔猪副伤寒疫苗。

  5.3发明病猪后立即隔离、消毒,及时治疗,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或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天。死猪应做无害化处理,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

  采取上述措施后,1周后归访,病情得到控制,除2头严重的死亡外,其他病猪基本痊愈,精神大有好转,食欲增添。

  6发病缘故分析

  贾某从外地购进仔猪,长途运输的应激,使猪只抗病力降低;圈舍卫生条件差,滋润簇拥,饲养密度大;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没有及时的赠猪口服副伤寒疫苗,这些不利因素造成了本病的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天气交替温差大季节发生最多,多发生于1—3月龄仔猪,成年猪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或品质不良,忽然更改饲料,天气突变,长途运输等等都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病猪及某些健康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源,病原菌存在于肠道中,通过粪尿不断排泄到外界环境中,污染饲料、饮水、猪圈、食槽及周围环境,经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猪,使之发病。所以,平时饲养管理一定要精细,器重疫苗的免疫接种,减少一切不良应激因素的发生,才干控制本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关推荐

蜂蜜

蜂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其实是一个种子,它是富含omega-3脂肪酸最丰富的食物,并且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奇亚籽百科为你提供奇亚籽的功效与作用、奇亚籽的正确吃法、奇亚籽什么人不能吃等相关知识。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以蔓越莓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片剂状保健品。蔓越莓中的初花青素让细菌无法附着于人体内生长,进而降低人体受病菌感染的机率。蔓越莓片知识百科将为你介绍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蔓越莓片经期可以吃吗,蔓越莓片怎么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属兰科石斛属,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含量高达21 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野生于山坡或路旁草丛中。主产于华东、贵州、广西及东北等地,近年来华东等地药农进行野生变家种试验取得成功,有小规模种植。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它在全年各个季节都能播种,但主要以春播或夏播。知母为常

金线莲种植技术(金线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金线莲种植技术(金线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市场上的金线莲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且金线莲的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缓慢,种子不易萌发,加上人们的大量采集和动物的侵食等原因,目前金线莲的野生资源已日渐濒危,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

冬虫夏草种植的地方分布 冬虫夏草分布地区

冬虫夏草种植的地方分布 冬虫夏草分布地区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区域 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分布在西藏的那曲地区,林芝地区,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地区、果洛州一带,四川的阿坝州壤塘;甘孜州理塘、巴塘、德格,云南迪庆州德钦、中甸以北一带;甘肃省甘南州玛曲以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功效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功效
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同为芍药科的牡丹和芍药确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网络图片中的牡丹和芍药,往往拍得硕大花朵,其面目相似,足以“指鹿为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