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三农助农 > 正文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土豆是哪一年进入中国的)

2023-01-07 10:40:37 佚名 【 字体: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土豆是哪一年进入中国的)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土豆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别称马铃薯、洋芋、荷兰薯等,为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吧!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由于缺乏早期的文字记载或者文字记载中存在作物名称混淆等原因,对于土豆传入中国的时间专家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在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有的则认为土豆最早传入我国应该是18世纪。根据我国科学家对资料的考证认为土豆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明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土豆原产地在哪里?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安第斯山脉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可能是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

土豆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土豆是如何传播的?

1、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2、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把马铃薯带到英国。

3、1650年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4、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

5、1719年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

6、18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相关推荐

白菊花茶 白菊花茶的作用和功效

白菊花茶 白菊花茶的作用和功效
白菊花茶是常见的一种花茶,具有很好的作用,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白菊花茶相关知识,让你知道白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白菊花茶泡法;并且给你介绍白菊花茶禁忌,让你掌握白菊花茶的全部知识!

鱿鱼

鱿鱼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鱿鱼虽然称呼为鱼,但它实际上是软体动物,而且还是名贵的海产品,营养价值很高。鱿鱼百科为你提供鱿鱼的做法、爆炒鱿鱼、鱿鱼怎么做好吃等相关知识。

象拔蚌(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很似大象的鼻子才称为“象拔蚌”。本百科为你提供象拔蚌的做法、象拔蚌刺身、象拔蚌是什么等相关知识。

螃蟹

螃蟹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绝大多数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螃蟹的营养价值高,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等作用。螃蟹百科为你提供螃蟹吃什么、螃蟹怎么做好吃、螃蟹的做法等相关知识。

蜂蜜

蜂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其实是一个种子,它是富含omega-3脂肪酸最丰富的食物,并且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奇亚籽百科为你提供奇亚籽的功效与作用、奇亚籽的正确吃法、奇亚籽什么人不能吃等相关知识。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以蔓越莓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片剂状保健品。蔓越莓中的初花青素让细菌无法附着于人体内生长,进而降低人体受病菌感染的机率。蔓越莓片知识百科将为你介绍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蔓越莓片经期可以吃吗,蔓越莓片怎么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属兰科石斛属,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含量高达21 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野生于山坡或路旁草丛中。主产于华东、贵州、广西及东北等地,近年来华东等地药农进行野生变家种试验取得成功,有小规模种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