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医生)

时间:2023-05-22人气:作者: 求医网

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医生)

  窦性心律失常大家应该了解吧,此病典型症状就是会出现心跳加速,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是非常的大的,如果窦性心律失常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说到治疗,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和西医,本文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一起看下吧。

  中医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方法:

  1、若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细弱等,证属气血不足、心脉失养。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此药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神、木香、炙甘草、大枣等组成,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如果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失眠梦多,头晕耳鸣,面赤咽干,腰酸盗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证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此药由生地、元参、天冬、麦冬、当归、丹参、人参、茯苓、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等组成,每次服1丸,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每日3次。

  3、若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少气无力、怔忡,声低息弱,劳累后尤甚,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甚则肢厥,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缓等,证属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心失所养。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可选用: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附子等组成,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每次服1支(10毫升),每日2~3次。

  4、若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时有胸痛,痛如针刺,或向后背、上肢放射痛,唇甲青紫,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有结代等,证属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治宜理气活血、通脉安神。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可选用心舒宝,此药由刺五加、丹参、白芍、山楂、郁金等组成,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每次服2片,每日2~3次。其它的如舒心口服液、心可舒片等也可参考选用。

  5、若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多梦易醒,善惊易恐,坐立不安,畏风自汗,情绪不宁,恶闻喧哗吵闹,舌淡,脉细弱等,此属心虚胆怯、扰乱心神,治宜益气养心、镇惊安神。可选用:人参、茯苓、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琥珀、石菖蒲、当归等组成,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每次服1丸,每日3次。

  中医是如何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以上文章就是小编针对此问题带来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患者朋友哟,看您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

此文来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标签: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