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牙疼患者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牙疼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2023-05-31人气:作者: 求医网

牙疼患者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牙疼的中医治疗方法)

  目前受牙疼困扰的患者朋友越来越多,临床上也出现了很多牙疼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西医治疗等等,但是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所以专家表示,中医辨证治疗比较适合大多数牙疼患者,效果明显而且副作用小,中医辨证将牙疼病症分为五型,分别为胃火型、龋齿型、风邪型、寒热错杂型和肾虚型。那么。牙疼患者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胃火型牙疼:临床特点是牙龈红肿而痛,口唇红、喜冷食,舌质红紫苔黄或白厚,脉数。方用白虎汤化裁。石膏30克、知母20克、甘草5克、粳米10克。若大便燥加当归15克、川芎10克、连翘10克,如便燥如羊屎则加大黄、黄连、黄芩各15克,若眉棱骨痛者加白芷、柴胡、薄荷各12克。妇、幼及老年体弱者则减量或慎用。

  龋齿型牙疼:其特点是初期无症状,仅表现牙齿组织变白,继则逐渐变成黄褐色。后病变部位的牙齿组织变软脱失,坏成龋洞,常因食物进入龋洞受到刺激而疼痛。方用小续命汤化裁。偏寒者加细辛6克、偏热重者加石膏20克。并用2%硼酸漱口,早、中、晚各1次。

  风邪型牙疼:临床的特征是不畏冷热而齿龈痒痛,甚或难忍,舌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数,方用归芎散化裁。全当归35克、川芎15克、白僵蚕30克、蝉蜕30克、防风10克、薄荷(后下)10克、连翘10克;面白、唇白、舌淡红、脉沉者去川芎、连翘、薄荷,加黄芪50克;伴心悸怔忡则加阿胶30克。

  寒热错杂型牙疼:临床特点为齿龈疼痛,得寒得热而牙疼程度无增重或减轻。处方以小续命汤化裁。桂枝10克、白附子(久煎)10克、川芎10克、麻黄1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杏仁(去皮尖)10克、防风10克、黄芩(酒炒)10克、防己10克、甘草10克。

  肾虚型牙疼:临床表现特点是自觉牙齿松动或觉增长而痛,或麻木不仁,小便清长或微黄,脉细或细数。方用知柏地黄汤化裁或七宝美髯丹化裁。方药组成:知母20克、黄柏(盐水炒)20克、山茱萸20克、山药20克、丹皮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熟地黄50克、补骨脂10克、制首乌30克、怀夕10克;腰膝酸软加菟丝子30克、杜仲(盐水炒)20克,口渴咽干加枸杞子30克。

  以上是针对牙疼患者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为大家进行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中医如何治疗牙疼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了,出现牙疼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去正规医院介绍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定可以很好的缓解牙疼。

此文来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标签: 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