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阳”了第4天有哪些什么症状

时间:2022-12-23人气:作者: 未知

“阳”了第4天有哪些什么症状

  如果“阳”了怎么办?“阳”了以后会有什么症状?多久才能好?下面听听专家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病第1天到第7天“症状分析”。

  李侗曾发布中青年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病第1天到第7天“症状分析”,一般来说大约第七天左右就会转阴,基本上大多数都会在14天内转为阴性

  发病第一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发病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摄氏度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发病第三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摄氏度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发病第四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一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发病第五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发病第六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可能出现核酸转阴。

  发病第七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来源:人民日报)

“阳”了第4天有哪些什么症状 感染新冠怎么吃药用药

  感染新冠如何合理用药?记住这三条

  吃完退烧药后仍然反复高热,是否可以使用其他药物降温?如果身体没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是否需要提前预防使用药物?感染新冠后到底该如何合理用药?近日,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可兴。

  1、没有症状不吃药,对症吃药才安全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药物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缓解症状,如果没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不需要提前预防使用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张可兴建议,应根据出现的症状对症服药。

  2、不叠加用药

  不推荐同时服用多种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对于同一症状,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仅不能加快病情好转,反而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过量的药物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导致更多的毒副作用。张可兴提醒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多种清热解毒中成药重复使用,避免损伤脾胃,严重者引发其他疾病。

  (2)退烧药不可与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同时使用,也不可与部分中成感冒药同时使用。

  (3)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风险。

  (4)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属于一类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

  此外,药物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半衰期,应严格根据药物特征按时间间隔服用药物,尤其退烧药,切忌因为高烧不退而反复多次使用。

  3、切勿盲目跟风,不要过度囤药

  网络上流传的所谓的“新冠囤药清单”并不都是必需的,盲目采购超出正常所需的药品进行“囤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药物都有有效期,存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保管不当容易变质,过多药物长期存放容易造成浪费,所以不必因为过度恐慌而大量囤积药品。

  张可兴提醒,要科学合理按需备一些对症药品,建议大家通过合法渠道、正规药店购买药品,同类药品只需备1-2种即可,每种剂量也不需要超过5—7天,另外,购买药品后要按说明书标明的贮藏条件保存药品。比起“囤药”带来的所谓“安全感”,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才是更加重要和有效的。(来源:黑龙江日报)

标签: 症状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