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犯罪行为
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行贿的行为;
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行为;
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
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行贿的行为;
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其他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行为。
注意:因被勒索给予上述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构成本罪。
三、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
四、犯罪对象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近亲属,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有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人。
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法律并没有界定“关系密切的人”的内涵和外延,具体的适用范围有待于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作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血缘产生的除了近亲属之外的其他亲属关系;基于学习、工作产生的同学、师生、校友、同事关系;基于地缘产生的同乡关系;基于感情产生的朋友、恋人、情人关系;基于利益产生的客户、共同投资人、合同、债权债务关系;基于其他关系产生的互相信任相互借助的其他关系人。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
其他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
五、主观故意,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
六、目的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方便条件。
刑法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内容(刑法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内容有哪些)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0)人阅读时间:2023-11-30法律规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有怎样的刑事追诉标准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违反士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低价(包括无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0)人阅读时间:2023-11-30关于贷款诈骗案件相关解释包括哪些(关于贷款诈骗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条[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0)人阅读时间:2023-11-30专利权跟商标权不同体现在哪里
1.产生方式不同商标权是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专利权是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及其继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2.权利内容不同(0)人阅读时间:2023-11-30刑法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内容(刑法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内容有哪些)
法律规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有怎样的刑事追诉标准
关于贷款诈骗案件相关解释包括哪些(关于贷款诈骗的司法解释)
最高法非法采矿案件相关解释有哪些重要内容